
下雨天,空氣比較好嗎?
這種說法,也對,但不完全對。
這說法有沒有道理呢?也對,但不完全對。
下雨時,雨水會把空氣中的灰塵、懸浮微粒沖刷下來,短時間內空氣裡的PM2.5濃度會下降,看起來清新涼爽,感覺也比較好呼吸。但這種「洗掉空汙」的效果是暫時的,因為污染源本身並沒有消失。
污染來源一直都在
就算下雨,街上車子還是跑來跑去,汽機車的廢氣排放沒停。工廠的固定污染排放也還在進行。等到雨勢變小或停了,地面乾了,之前被雨水壓下來的粉塵、泥沙也可能隨風再度揚起。
還有我們生活裡很容易忽略的污染來源:小吃店、餐飲店的排油煙。就算下雨,鍋子還是照炒,煙還是往外排。雨天的潮濕空氣也可能把這些油煙味留得更久,瀰漫在街道和社區裡。
所以,下雨的確能暫時降低空氣中飄的灰塵,但污染並不會因此「消失」。呼吸健康還是需要我們平常多注意空氣品質,不只看天氣,也要關心周遭環境。
雨天還有另一個挑戰:濕氣累積
除了空氣污染,雨天最讓人頭痛的,就是「濕」。外面濕答答,家裡也變得濕氣重,常見的情況像是:
-
衣服曬不乾,開始有發酸的味道
-
牆角或衣櫃出現霉斑
-
空氣悶濕,呼吸起來感覺不舒服
過高的室內濕度不只讓人覺得黏膩,也可能讓塵螨、黴菌孢子大量孳生,對過敏、氣喘患者特別不友善。
下雨天要記得除濕,打造舒服空氣
小提醒:雨天一定要記得使用除濕機。如果時間有限或用電要省,可以不要全程開整天,但務必要開到「後段」,讓室內空氣的整體濕度真正降下來,而不是只把牆面或衣物的水氣蒸發到空氣裡,結果反而更潮。
還可以搭配短時間的換氣,讓家裡空氣維持流通,減少霉味和悶濕感。
給家人最好的呼吸空間
雨天外面溼答答,回到家裡更要維持乾爽清新的空氣。
照顧空氣品質,就是照顧全家的健康。
呼吸淨好,日日安好 ❤️